欢迎访问37历史网!微信公众号:

国家为让知识青年到农村做了哪些努力?

时间:2017-12-04 14:09:39编辑:材骞


为解决我国的城市就业问题,毛主席曾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来号召在城里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建设祖国。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幅员辽阔,的确是一个广阔天地。 但这个天地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天堂”,它是一块贫瘠的土地,它的耕地面积还只有16亿亩,与960万平方公里相比,它还只能算是一块未开启的土地。

为了实现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3868万亩的开荒任务,扩大耕地面积,发展农业生产,保证用粮的需要,1955年2月,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在青年团北京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发出号召,号召所有的青年人踊跃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发建设祖国的边疆,用他那激昂的嗓音朝大会的代表们喊出:

开荒的大风暴还没有来,但大风暴之前必然有闪电!北京,可以带头,榜祥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只要我们首先把垦荒队搞起来,就能带动许多城市青年、知识青年下乡!

尽管胡耀邦的号召是那样充满激情,是那样赋有感染力,但城市青年下乡务农在当时还不可能完全被接受,许多的青年学生抱着犹豫、审慎的心态在等待,在观望,甚至在逃避。

为了让青年学生丢掉思想包袱,积极加入到开发建设祖国边疆的行列,团中央于同年4月间,派出中国青年代表团赴苏联访问,考察了解苏联共青团组织城市青年远征垦荒、建设共青城的情况。

因为苏联共青团从1954年开始会同有关部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动员了两万多的青年到边远地区垦荒建场,实现了苏共中央制定的2800万公顷的垦荒计划。

7月,团中央发出了《关于组织青年参加边疆建设问题的一些意见》,提出了 “动员一部分城市中未升学的初中、高小毕业生及其他失业青年参加垦荒工作”。

8月,团中央书记处会议又根据中央《关于垦荒、移民、扩大耕地、增加粮食的初步意见》的精神,借鉴苏联的经验,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向荒山、荒地、荒滩进军”的活动,有重点地组织青年志愿垦荒队,并通过北京市团委牵头,着手筹建第一支青年垦荒队。

8月9日,由《中国青年》记者、同时任团中央垦荒筹备组成员的舒学恩执笔,5名青年骨干以发起人身份,向青年团北京市委递交了申请书:

请批准我们发起组织一个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到边疆去垦荒,使我们能够为祖国多贡献一份力量。

这5名热血青年就是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黄乡22岁的共产党员、乡长兼团支部书记杨华和南苑区的李连成、李秉衡,东郊区(今朝阳区)的张生和门头沟区的庞淑英。

这则消息在《中国青年》杂志上一发表,很快在北京青年中掀起层层波澜,纷纷报名申请参加垦荒队,情景十分感人。有许多的青年还捐钱捐物,以此表达他们支持的心愿。不到10天的时间就收到6969.4元捐助款。

19日晚,胡耀邦接见了这5名发起人和垦荒筹备组的成员,代表团中央批准了他们的请求,并提出:“因为这是第一支队伍, 所以规模不宜太大,先组织60人去,明年以后再陆续增加。”

8月30日,全国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一一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共计60人。当天北京市1500人为垦荒队举行了隆重的欢送大会。胡耀邦在会上作了《向困难进军》的讲话,高度赞扬这支队伍“是光荣的第一支,是中国青年的一个有意义的创举”。号召青年克服困难,在荒原上安家落户,多做贡献。随后,他代表团中央将一面“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的大旗授予垦荒队队长杨华。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