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37历史网!微信公众号:

白寿彝生平经历简介如何评价白寿彝?

时间:2019-03-21 10:54:02编辑:华恒


1960年,白寿彝发表了《关于回族史的几个问题》。本文谈了回族史上的四个问题和回族史工作问题。在谈到回族来源时,白寿彝认为回族来源有多种不同的国外族源,但形成民族是在中国境内。这还是新的说法,而比较符合历史实际。同年,白寿彝还发表了《马端临的史学思想》。

1961年,高教部文科教材会议决定把编写高等学校中国史学史教本的任务交给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华东师大,由白寿彝和吴泽承担。

先生开始考虑编写中国史学史的计划,并开始编印专门刊物《史学史资料》。《史学史资料》原为内部刊物,后改为《史学史研究》公开发表。

六、文革时期

1971年起,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关怀下,开始主持《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

自1975年起,白教授约请全国数百位史学界、考古界、科技界共500多位的专家和学者,风风雨雨,辛勤耕耘,历时二十三个春秋,于1998年底全部完成《中国通史》的编撰工作。

这部大通史共12卷22册,约1400万字,上起远古时代,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它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历史理论、史书体裁、编撰内容上都有创新。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被学术界称誉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

多卷本《中国通史》对于推动中国史学发展的重大意义,首先就在于它是集中了一代人智慧而成的巨著。王毓铨先生为《中国通史》的完成写有两句贺诗:“积一代之智慧,备百世之长编”。

七、改革开放后

1979年,白寿彝曾经说过,他70岁以后才开始作学问。实际上,先生积累数十年来学术耕耘,自70岁以后成果累累,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同年,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倡导了历史课程体系的改革。

1980年,创建了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出版了《中国通史纲要》(主编)。《中国通史纲要》一书,有一些新的看法。本书的体裁也有新的形式。印数达80万册,有英、日、西班牙、法、德文译本。

整个八十年代白寿彝发表了大量关于历史的著作。

到1999年,历经二十年的大型《中国通史》全部出齐,北京师范大学为先生举行隆重学术讨论会,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人写信祝贺。

2000年3月,白寿彝去世。

如何评价白寿彝?

白寿彝对中国史学研究、伊斯兰教史、回族史以及有关学科领域的研究作出了具有开拓性质的重大贡献。是中国第一位系统地写出中国伊斯兰教历史和回族史的杰出学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