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37历史网!微信公众号:

秦始皇是怎么死的?秦始皇的儿子都是怎么死的?

时间:2018-10-18 10:23:32编辑:伟楷


另一种说法是被谋杀的。有三种可能:一是胡亥杀的。理由是秦始皇病中想将皇位传给扶苏,胡亥为了夺取皇位,杀害了始皇。二是赵高杀的。赵高接近始皇的机会最多,但他与蒙恬有恩怨,如果扶苏继位,蒙恬很可能会杀了他,因此当得知始皇要立扶苏时,他要杀掉始皇,矫诏立胡亥为帝,以保证自己的利益。三是李斯杀的。

因为一旦扶苏继位,必然会重用蒙氏兄弟,李斯就保不住自己的丞相地位了,所以下手杀了始皇。这三种说法,显然是后人依据三人在始皇死后的行为作出的推断,并无任何事实依据。首先,从能力上来说,胡亥的智商是明显不够的;从胆量上来说,李斯的胆子是绝对不够的;即使嫌疑最大的赵高,也无法从史料中找到他杀始皇的蛛丝马迹。

从证据角度来看,始皇病死的可能性更大。但无论如何,始皇是死了,享年五十岁。他肯定没想到,这趟为了消灾避祸的巡游,却成了他最后一次在人间展示权威。两个月之后,秦二世将始皇葬于骊山陵墓,让他到另一个世界统领他的千军万马,展示权威去了。

秦始皇生前创造了辉煌的功绩,但也犯下了不少错误。但在临死之前,他又犯了一个错:没有立太子,没有立皇后。

始皇不立太子,给秦帝国带来了又一场灾难。

始皇已死,秦国一无太子、二无皇后,这就让身为丞相的李斯极其为难。李斯第一件为难的事儿就是始皇死了,是该昭告天下,还是秘不发丧?

经过慎重的考虑,李斯选择了秘不发丧。理由是,始皇在第三次巡游的时候,走到博浪沙时,遭到刺客的袭击,虽未查出凶手,但李斯认为天下的反秦力量依旧不少,只是迫于始皇在世,不敢轻举妄动,一旦得知始皇驾崩的消息,反秦力量就会抬头,国家就会陷入混乱。后来的事实证明,李斯的判断是极为准确的,始皇死后的第二年,大泽乡就爆发了起义,各地反秦力量迅速集结,秦帝国很快就崩溃了。

决定秘不发丧后,李斯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保住这个秘密。为了掩人耳目,李斯将始皇的遗体放在凉车中,每天按时为始皇供应饮食。随行的官员也被蒙在鼓里,照常向始皇上书,但文书实际上都由车中的宦官处理,只有李斯、赵高和胡亥及几个亲信太监知道实情。

巡游队伍开始准备返回咸阳,为始皇料理后事。就在此时,意外发生了。

在返回咸阳途中,赵高将诏书未发给扶苏一事告诉了胡亥,并对他说:“皇上驾崩了,没有明确说要把帝位传给谁,只是说要将诏书传给公子扶苏,一旦扶苏负责皇上的后事,必然会被拥立为帝,到时候您就连尺寸之地也捞不着了,你看这如何是好?”

这是赵高在暗示胡亥,但胡亥的智商确实不敢恭维。他竟然傻傻地说:“这是父皇的意思,我能怎么样呢?”

赵高见他不开窍,就直接说:“现在的天下大权,就掌握在你、我和李斯丞相的手里,您想想啊,做人的臣子和让人做臣子,管别人和让别人管,那能是一个滋味吗?”

这次胡亥知道赵高在说什么了,但脑子依然转不过弯:“废掉长兄自立,是不义;违背父皇的遗诏,是不孝;做这样的事天下不服,是会遭报应的。”

赵高见胡亥如此,便说了一堆歪理:“商汤杀掉夏桀,周武王杀掉商纣王,都是以下犯上,但后人没有说他们不忠,而歌颂他们仁义。卫国国君弑父自立,孔子称赞他,并没有说他不孝……因小失大,日后必然会有祸害;关键时刻犹豫不决,将来就会后悔……”

听完这一套歪理,胡亥动摇了。于是说:“现在父皇刚死,我们就考虑这个事,不太合适吧!”

赵高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错过这个时机,您就再也没机会了。”

胡亥同意了赵高的谋划。这样,赵高的计划就成功了一半。

另一半的关键,就是丞相李斯。李斯作为百官之首,如果对此有异议,那赵高的计划肯定无法施行。于是,赵高找到李斯,要把李斯拉下水。

“皇上驾崩了,但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件事,皇上发诏书给扶苏要他回咸阳办理丧事,但现在诏书和符玺都在胡亥手里,诏书还没有发出去。现在看来,立太子的大权,完全掌握在您和我手中。丞相您看这件事怎么办才好?”赵高先是试探性地问李斯的意见。

猜你喜欢